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黄檗的朋友圈:辛弃疾邀圆悟禅师执掌寺庙,禅师离世朱熹悲痛不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肯庵圆悟和尚圆寂之日
朱熹哭得稀里哗啦
《枯崖漫录》卷二记载,说肯庵圆悟禅师,是建瓯人,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的实证深为大众所推举,也深受朱熹雅重。
明代万历十四年何乔远编撰的《闽书》第一百二十七卷记载:崇安(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开善院,有一位肯庵圆悟和尚,法性圆徹,学贯儒释。曾经与朱熹一起和过梅花诗。其中有“可憐万木凋零后。屹立风霜惨淡中”这样的句子,听闻的人都无不赞叹欣赏。
肯庵圆悟和尚还有一首称赞朱熹画像的诗,其中写道:“岩岩泰山之耸,浩浩海波之平,凛乎秋霜澄肃,温其春阳发生。立天地之大本,极万物之性情。传先圣之心印,为后人之典型。”这足见朱熹和圆悟和尚交往之深。
肯庵圆悟和尚圆寂之日,朱熹哭的稀里哗啦,泪流满面,写下诗文:“一别人间万事空。焚香瀹茗怅相逢。不须更化三十石。紫翠参天十二峰。”
庆元五年(1199),圆悟禅师圆寂之后,朱熹写下两首诗——《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里面有“摆手临行一寄声,故应离合未忘情。炷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月明。”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
辛弃疾恭请圆悟禅师
来福清黄檗寺作住持
《枯崖漫录》记载说,圆悟禅师曾经中兴了福清的天目禅苑。他与元帅辛弃疾为一门同师的受业之友 ,因此辛弃疾恭请他来福清黄檗寺作住持。
圆悟禅师住持黄檗寺的摩崖石刻拓片
入寺之后,有人中伤圆悟禅师有数十担行李。辛弃疾听说之后,非常不高兴。后来有一次公干路过福清,辛弃疾便和一位名叫黄瓌(瑰guī)的官员一同来探望圆悟禅师,而且说:“有道心的人,三件衣服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多多益善,这岂不是道人的累赘吗?”肯庵圆悟禅师笑而不答,而是很淡定、安闲的与辛弃疾和黄瓌一同观看诸禅老的手帖,一件件看、一件件拿,直到最后完全打开了所有的竹箱,东西都摆出来让他们看,除了高僧古德的墨迹和朱熹给他的问学书信 ,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辛弃疾有点坐不住,面有惭色,感觉不好意思,是怪罪圆悟禅师了。
从辛弃疾的从政经历来看,南宋绍熙二年 (1191年)冬天,已经52岁的辛弃疾被任命为提点福建路刑狱兼代福建路安抚使。辛弃疾借赴福州上任之机,到武夷山拜访了朱熹。他们俩人都很高兴,朱熹热情地接待这位志同道合的挚友,并陪他尽情游览武夷山水。辛弃疾兴致大发,竟然一气写了10首七绝。和辛弃疾一起来的这位黄瓌,也是宋代一位很能干的官员,他是由县丞这样一个小官位,一步越级提拔到知州的。
南宋绍兴八年 (1138年),道谦禅师从杭州径山归隐武夷仙州山建密庵隐修,后住持开善寺,一时四众云集。道谦禅师潜心讲禅、说法、品茶。他不仅把大慧宗杲禅师著名的“看话头”禅法带回了武夷山,还带回了径山的禅茶。从而使武夷山禅茶风盛行一时。从此,禅茶与儒、道便结下不解之缘。道谦禅师圆寂后,一位大德高僧来到开善寺,接过禅茶文化的香火并将其发扬光大。他就是与朱熹亦师亦友的肯庵圆悟禅师。
肯庵圆悟禅师对道谦法师的“禅茶一味”情有独钟,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观念思辨品茶的奥妙,他常常和朱熹一起品茗论佛。在圆悟禅师心里,“禅茶一味”不是第一的味道,也不是只有一种味道,说苦非苦,说甜非甜,而是人生五味,尽在其中。
摄影丨丹珍旺姆、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