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网—全面科普茶叶百科知识,让你轻松懂茶、品茶、喝好茶。
当前位置:首页  茶叶分类  乌龙茶 > 广州芳村:昔日路边摊花茶野市变身亚洲顶级茶叶交易中心

广州芳村:昔日路边摊花茶野市变身亚洲顶级茶叶交易中心

时间:2024-09-27 12:58:31 作者: 阅读:69°C

从80年代的几家路边摊,到04年的六千家茶店,再到近年来市场所说的“两万家茶店”,数以万计的商家,庞大的市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在这里,有人抓住了市场发展红利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广州芳村:昔日路边摊花茶野市变身亚洲顶级茶叶交易中心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广州芳村:昔日路边摊花茶野市变身亚洲顶级茶叶交易中心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从80年代的几家路边摊,到04年的六千家茶店,再到近年来市场所说的“两万家茶店”,数以万计的商家,庞大的市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需求。

在这里,有人抓住了市场发展红利,打通老茶供应链,成为一呼百应的茶界大佬;有人止步于内部市场,靠着利润微薄的整件搬货与同行流通维持生计;也有人没抵挡住一朝暴富的诱惑,在过山车般的期货茶与对赌单上,将自己多年的家底赔了个干干净净...

“中国茶城见闻录”专题第一篇,我们就来聊聊芳村茶市。

早年的芳村茶市

芳村茶市其实是个笼统的称呼,它指的是原广州市芳村区(2005年撤区,原辖区并入荔湾区内)近30个茶城,茶街,茶叶批发市场的统称。

这其中做的比较大,或者在业内比较出名的有南方茶叶市场、芳村茶业城、启秀茶城、锦桂茶城、古桥茶街、江南茶博园、广州茗茶交易中心等,经营范围涵盖六大茶类、茶具、茶叶周边产品等等。

芳村最早是做什么的?有关这里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当时芳村还是隶属于“南汉”(917-971年,五代十国之一)政权的小城“花埭”,盛产素馨,茉莉花,是远近闻名的“花地”。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这里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功能,发展出了独特的岭南盆景艺术,有“岭南第一花乡”的美称。

当年一个不产茶,不卖茶的秀美之城,如今却形成了如今亚洲最大的茶叶市场,这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首先改变这里的,是芳村茶市的“元老级人物”——广宁人。

广宁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市,当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就已有种茶记录,植茶历史悠久,也是近代以来广东省内为数不多的茶叶之乡。

在广宁人的推动下,芳村最早发展出了花茶这一优势茶类,这种茶类面向内销市场,成本低廉,售价便宜,口感清新,但与茶叶相配的鲜花材料不耐存放,因此需要就地制作。

拥有丰富鲜花资源的芳村,陆续吸引了一些外地茶商来这里加工花茶,其中广宁人正是行动最早的那批,他们把老家盛产的野生山茶叶运到芳村,在村房里简单加工出茉莉花茶。

在当时茶叶算是稀罕物件,而广宁人生产的茉莉花茶质优价廉,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一度远销北方城市和港澳地区,继而让芳村吸引了更多广宁人的到来,到后来,芳村附近还专门设立了从广宁到广州的长途汽车站,早年广宁人对芳村茶市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那么,芳村茶市最早是什么时间形成的呢?官方的口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芳村的洞企石路和山村、葵蓬一带,逐渐出现了几十家乡镇企业和个体茶商,进而形成了一个初级茶叶集散地,此时芳村茶市算是初具雏形了。

不过,这一说法可能并不准确,据最早来的芳村市场的老人们讲,当时所谓的芳村茶叶市场,其实主要围绕在如今的洞企石路桥边一带,不仅规模很小,而且也就是支几张路边摊,卖一些便宜的茶叶的程度。

这背后根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仍在,新的经济形态尚未成型,外销茶有专门的贸易系统(比如云茶司,广茶司)管理,内销茶叶则是通过供销社的土产系统,由市一县一乡一镇,逐级分销至各处茶店、茶楼后,人们才能买到茶叶,批发市场模式尚未形成。

此外,当时整个芳村还只是一片落后的郊区,基本上都是农田和花田,没几条好路,交通很不方便,单凭早年广宁人的影响和花茶的加工体量,是支撑不起如今这么大的芳村茶市的。

如果要问芳村的茶叶从事者,很多都将这里的发展归功于大益茶市,但这个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因为直到2006年左右,大益茶只能算作一个二线品牌,而此时的芳村已成气候,二者从时间上就对不上。

那么,芳村茶叶市场为什么能有今天的规模呢?陆离认为,真正促成芳村崛起的,其实是普洱茶的内地复兴,更准确地说,是承接了香港的茶叶中转站地位转移。

茶叶中转站转移

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结束后,中国进入数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国家急需外汇,而西方国家又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因此国内所有的茶叶生产,都被纳入统一收购,计划分配的统购统销体制,茶叶也被列为统购包销的二类商品,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

当时全国只有广东、福建、上海具有茶叶的出口经营权。其中广东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特殊性,除了出口本省的茶叶外,还肩负着出口由中央下达的中南、西南各省份按调拨指令的茶叶任务,这些茶叶大都通过地位特殊的香港转口贸易。

在众多出口茶类中,普洱茶一直是以外销为主的特种茶类,不过此时的云南茶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能供应的茶叶产量有限,也没有茶叶的自营出口权,主要负责对港出口普洱茶的机构,其实是大权在握的广东省茶司。

为供应市场,广茶司也会收购部分越南北部的茶叶,一起进行出口。直到1973年,中越关系紧张,中央释放信号,中茶司也不再收购越南茶叶,转而让云南组织生产更多的普洱茶,填补香港等海外市场的短缺,同时将茶叶自主经营权也下放到了云南省茶司。

为了拓展市场,省茶司派下属茶厂自主实验,开辟了普洱熟茶这一新的品类,在深圳特区设立外贸出口示范点,成立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但受限于时代背景与市场规模,此时的普洱茶在内地罕有人知,还只能算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直到1996年左右,普洱茶行业先后发生了几件大事:云南省茶司改制,自由贸易茶叶市场初步形成;香港回归前夕,南天贸易公司发展渐颓,头盘商制度解体;港台吹来一波普洱热,由珠三角地区蔓延至内陆;易武复兴,越来越多的港台茶商前往内地做茶,定制茶大量涌现...

这些前往内地做茶的港台茶商,此前多是在茶叶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纪人,对市场反应灵敏,手上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在那个年代的茶市可谓是如鱼得水,十几年下来,很多都在内地赚了大钱。

人与市场的流动,带动了市场的变迁,一方面,由于普洱茶行业的发展,新兴内地市场的规模逐渐超越了传统香港市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形势的变化,香港的茶叶中转站地位,逐渐转移到了珠三角地区。

其中,位于深圳的富华公司算是第一批吃到时代红利的,可惜由于城市发展与省茶司自身的问题逐渐式微;而东莞凭借着早期台商投资建厂,民间投资需求,和丰富自有物业,存起海量老茶,成为藏茶之都。

而广州芳村,则承接了最大的一波红利,2000年左右,台湾普洱茶热传入珠三角,普洱茶开始在内地复兴后,芳村茶市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2004年马帮进京后,更是成为了大陆普洱茶热的市场“旋涡”之一,市场范围逐渐发展扩大,普洱茶生意占到了芳村茶叶交易份额的占比七成以上。

据芳村老资历从业者叶炳怀先生回忆,1998年时,包括自己的新业茶行在内,整个芳村只有三家专卖普洱茶的茶店,如今做的极大的吕氏三姐妹,此前也是兼做红茶、绿茶、铁观音等茶类,直到04年以后,才以普洱茶为主。

然而,这股普洱茶热潮迅速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市场变得混沌,最疯狂的时候,会有人开着卡车在芳村挨家挨户“扫荡”普洱茶,很多茶店的普洱茶早上一开门就卖断货了,店家马上又拿着资金,想尽各种办法再拿些货源回来,周而复始。

2007年,普洱茶市场在大量的非理性炒作之后,终于轰然倒下,各类茶叶的价格直线暴跌,有个亲身经历过的老友曾心有余悸地说:前天一件“xx茶”还是17600,昨晚就涨到了25000元,今天下午市场崩盘的消息传开时再一看,直接暴跌到8000元,而那些等到明天才去出货回血的老板,才发现市场已经没人敢收了...“

在这种级别的崩盘下,大批损失惨重的投资客和茶商都黯然退出了普洱茶市场,芳村茶叶市场也遭受重创,幸运的是,剩下的这些茶店在咬牙坚持两三年后,“居然”等来了普洱茶产业的又一个大风口,而后大益集团逆势而上,名山古树层出不穷,高端品牌不断涌现,相比于2007年时的疯狂,如今普洱茶在芳村的影响力与交易量绝不下当年。

芳村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人忌惮这里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有人抱怨这里同质化严重的同行竞争,有人痛斥这里击鼓传花的茶品炒作,但无论外界怎么看待芳村,都难掩这里的地位与作用。

这里是“茶界第一品牌”大益茶腾飞的地方,有曾卖到40万一片,单克价远超黄金的2003年六星孔雀;这里是世界最大的普洱茶交易市场,有绝大多数的普洱茶品牌门店和茶品信息;这里是最前沿的市场动态与行业资讯中心,有极其完备的中老期茶供应链与四通八达的茶类物流专线。

我想,它不单单是所谓的“茶叶华尔街”,“金融茶失乐园”,有人在这里以茶致富,有人在这里赔光家底,还有更多人在这里奋斗生存,这个充满故事又无限包容的地方,就是芳村。

    本文地址:https://www.gddfy.com/fenlei/wlc/15853.html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

    本栏阅读
    白鸡冠武夷岩茶
    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原产地在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但近年在武夷宫文公祠后山也有..
    漳平水仙(纸包茶)
    漳平水仙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
    文山包种(清茶)
    文山包种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又叫“清茶”,是台湾乌龙茶种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

    Copyright © 2002-2024 红茶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8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